|
喜报|我校崔涵冰老师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喜 报 2020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南京大学举行。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崔涵冰老师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崔涵冰,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共党员。复旦大学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哈佛法学院富布莱特联合培养博士(Fulbright Joint PhD)。承担通识核心课程(思政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体课与慕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讲》等教学工作。发表中英文论文数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研究课题,曾获多项海内外奖学金和国家留学基金委访学资助。
崔涵冰与校工会副主席吴佳新老师(中)、指导教师张奇峰老师(右)
夯实基础、打磨精品
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苦练基本功,吃透教材、站稳讲台。青教赛是一个宝贵的契机,它不仅提供舞台,也为“青椒”们赋能。 备赛过程中,一遍遍打磨教案和课件,反复提炼问题、组织语言、梳理思路,都让崔涵冰对课程本身的思考和理解加深了许多。表面看来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实质则是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使命担当——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反映在比赛中,就要在有限的20分钟内将教材语言转化为授课语言。这对“青椒”而言并不容易,尤其是要打造精品。
磨课的过程是艰辛的,不计其数的推翻重来。但崔涵冰是幸运的,备赛过程并非孤军奋战,学校和学院领导、比赛指导老师、教研室前辈们和同伴们鼎力相助,无私分享,常令她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校工会与教师发展中心的老师们关怀备至,在各方面给予支持。正是这种“传帮带”的共同体精神让崔涵冰更有方向、更有定力,也使她对复旦的“团结、服务、牺牲”精神有了更深的体悟。
崔涵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磨炼好基本功才能站稳讲台,才能无愧于课堂上那么多双眼睛,无愧于这项伟大的事业。”
以赛促教、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必须有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夯实青年教师队伍的根基。自2011年起,为备战全国、上海市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校工会联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每两年组织一次全校范围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发掘培育出一批教学能力强、学术潜力大、教学热情高的青年教师。
2014年,我校青年教师吴燕华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6年,我校4位青年教师获得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8年,我校2位青年教师获得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其中青年教师陈玉聃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竞赛并获得二等奖。2020年,我校青年教师崔涵冰获得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供稿:校工会办公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