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文化之根 听上海故事——记新闻学院工会松江一日考察活动
图为:寻文化之根 听上海故事——记新闻学院工会松江一日考察活动 有什么办法可以步步为赢,轻轻松达标8000步?又有什么诀窍可以越走越开心,倦意全无? 为了一年一度的集体外出活动,新闻学院工会会员们纷纷出谋划策,本着去熟悉的区域听不同的故事的初衷,经再三修订,最终将路线设定为佘山-广富林-方塔园-车墩影视基地。报名参与的老师对如此全面的文化之旅充满了期待,丝毫不畏密集行程对体力的挑战。 11月17日7点钟,老师们准时在学院集合,踏上了前往松江寻找文化之根的路程。在上海之巅——松江九峰之一的佘山,老师们迈开步子,一气呵成抵达山顶,途中诗意的天空,苍翠的植被,让山间凉意成了点缀。 在出行前,已经有很多人听到了松江新名片的故事:1959年,松江当地农民在开掘河道时偶然揭开了广富林遗址的神秘面纱,此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掘和研究,直到2006年,广富林文化被专家正式定义为“一种距今4000多年的新见的考古学文化”。果然,当老师们亲眼见到与湖水相互交融的建筑群时,被这样的千年之“静”沉淀了心情。广富林不仅包含了来自南方的良渚文化,也有来自北方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的印记。老师们在园区一路浏览了千年文化的精华:逼真的考古现场,“上海”一词在地图上的首次出现,民国时期的申报馆……令人流连。 午餐给了老师们相聚的美好时光,饭桌上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平日各自忙于工作的老师们加深了交流。下午的第一站是方塔园,在这个昔日古华亭的闹市中心,老师们不约而同对获得建国五十周年经典建筑大奖的何陋轩充满兴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又何尝不是当代人的一种向往。 车墩影视基地是本次文化考察活动的最后一站,在这里的民国仿古建筑群中,大家簇拥着按图索骥的经历,让本次集体出行又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记忆。“快来快来,有轨电车到站了!”许燕老师热情招呼着大家上车,原来她一路默默观察着车辆行驶路线。有的老师回忆着上次到此地的情景,原来转眼她已在新闻学院工作十年有余。 在天蒙蒙亮时大家相聚到一块,夜幕降临,大家依依不舍地道别,留下了人均20000步的记录,这是集体创造的相同符号。期待着来年再这样一起出行,赏更多的美景,听更多的故事。 图为:寻文化之根 听上海故事——记新闻学院工会松江一日考察活动 供稿:新闻学院工会 陈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