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华:在教育教学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1-01-20  [ 阅读:次  |  编辑作者: ]




本期(第 12 期)嘉宾:吴燕华


【人物简介】




吴燕华

  198210月出生。复旦大学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正高级讲师,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复旦大学“卓学计划”学者,复旦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曾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理科组)、复旦大学“钟扬式”好老师、复旦大学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访谈实录】


  作为一名身处高校的青年教师,时常会有这样的疑惑:科研和教学,孰轻孰重?但随着一次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经历,在上海市教育工会所搭建的青年教师成长平台的帮助下,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无论是侧重科研还是教学,只要愿意坚持和努力,都能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传承复旦大学遗传学教学之志


  成为一名教师是我自小就有的愿望。学生时代,我就很喜欢把学到的知识吃透,再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分享给其他人听。那时候,同学间开玩笑,都说我“好为人师”,还有同学预言,说我10年后一定在复旦大学教书。刚听到的时候还觉得有些不可能,没想到一语言中。2009年博士毕业后,我得到了宝贵的留校机会,成为了复旦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科研教学双肩挑,主讲遗传学课程。

  刚成为复旦大学遗传学教学科研团队一员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因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你不仅要把科研做好,还要传承复旦大学遗传学的教学传统,把书教好。

  说起复旦大学遗传学,就不得不提到遗传学的老师们。1961年,谈家祯先生在复旦设立了全国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此后,他在复旦大学又创造了很多个中国遗传学上的“第一”:1979年创办第一个全国性的遗传学培训班,1984年建立国内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1986年创办全国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等等。

  在谈家祯先生开创了复旦大学遗传学学科之后,刘祖洞先生开启了遗传学教学传承,之后是江绍慧老师、赵寿元老师,再是乔守怡老师。这些老师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在教书育人上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刘祖洞先生编写了文革后中国第一本遗传学教材。当时,这本教材是生物学研究的入门教材,只要是做生物研究的,几乎人手一本。乔守怡老师是国家级的教学名师。他接手复旦遗传学教学之后,2004年推出了国家精品课,2005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8年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

  从这些前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师表应有的品德,那是复旦大学遗传学教师们一脉相承的东西。谈家祯先生说过“教而不包”,而刘祖洞先生编写的教材里既有循循善诱而又灵活多变,乔守怡老师的课则旁征博引,趣闻盎然。初入教职那几年,乔老师每次上课我都会去旁听。可以说,正是在观察他们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完成了一个学生向教师的转变,迅速地成长起来。

  2012年,我获得了复旦大学“本(专)科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荣誉,对那时候的我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也是极大的鼓励。虽然在当时,上海高校对侧重教学岗的老师普遍缺乏制度上的倾斜,但通过这个奖,我能看到复旦大学对教书育人的重视。而且我意识到,当教师能够全心全意投入教学的时候,学生会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上海取得

全国高校青教赛一等奖


  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竞赛并拿到理工科一等奖,是我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这次比赛让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上了新的台阶。

  20144月,学校教务处的老师来问我愿不愿意参加上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这是上海市教育工会第一次举办此项赛事,目的是为了给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一个教学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想通过比赛为第二届全国青教赛选拔人才。

  最开始接到通知的时候,我是犹豫的。因为当时,我正面临着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自身面临着极大的科研压力。虽然是以教学科研并重留校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学占据了我工作的绝大多数时间,科研自然就落下了。但在当时学校的评聘体系中,主要还是看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当时我女儿才一岁多,我也希望能多花时间陪伴她成长。但仔细回首自己五年的教学时光,我发现自己还是割舍不下教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报名参加了比赛。经过一轮轮的筛选,最终幸运地拿到了上海比赛的一等奖。

  6月底,上海市教育工会最终确定了参加全国青教赛的候选名单,其中就有我。之后的7月、8月,我与其他老师一起参与了市教育工会安排的集训,为国赛做准备。市教育工会为我们聘请了相关学科专业的资深权威专家教授(包括我的导师乔守怡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世民教授、吴超群教授),组成指导团队,帮我们打磨课件和教学内容。印象最深刻的是为期一周的封闭式备赛培训。培训中,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黑恩成教授和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丛玉豪教授全程陪伴指导,逐字逐句地帮我们优化讲课内容,大到教学内容的安排,小到PPT里的图片文字,每一处都仔细推敲,力求做到在课堂上无一字无内容,每一处衔接都自然恰当。那是我第一次获得如此专业细致的教学培训,也让我受益终身。

  因为机会难得,也因为想给上海争一个全国一等奖,最后入选国赛的三位参赛老师都非常努力。在二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几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全身心地扑在优化教学资料上。这期间,市教育工会的老师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他们不仅经常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更时常来为我们做心理疏导,并主动提出,如果家里有困难,他们来想办法帮忙解决。

  比赛那几天,十几位老师围着我们三个年轻人转,帮我们处理除了比赛之外所有的事情,让我们安心备赛。比赛当日,时任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的虞丽娟老师也专程从上海赶到武汉为我们加油鼓劲。

  幸运的是,我们没有辜负团队老师的期望和付出,收获了三个奖项,我自己以第四名的成绩拿到了理科组一等奖。我们不仅为自己的优异表现感到高兴,也为能够代表上海市的全体青年教师展示上海高水准的高校教学水平感到激动。


在教学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竞赛理科组一等奖对我而言,不仅是一个奖项,更多的是让我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比赛之前,除了跟着老教授上课,多数时间是自己一个人备课,缺乏专业系统的教学方法的培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时常有孤军奋战的感觉。但比赛后,我看到了如此多优秀的教学团队,遇到了如此多同龄的优秀教学老师,突然就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原来身边有那么多一直以来不断在教学上努力和坚持的人,然后自己整个人就豁然开朗了起来。

  全国青教赛结束,回归学校教学岗位后,我和其他两位老师都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我们会重新去思考怎样的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哪种课件才是真正对学生有益的。秋季学期开始给学生上课前,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件事——重新打磨课件。没有比赛要求也没有人逼迫我们,但我们三个都自发地把所有的课件按照国赛标准重新打磨了一遍。这样一学期课上下来,学生反馈特别特别好。当时就有学生提出,可以把课堂内容做成在线课程放在网上,让更多的人看到。于是,我又开启了教学的新尝试——在线课程。在学生和老师们的努力下,如今,复旦大学遗传学课程慕课已经运行了三年。今年疫情期间,仅一个学期的校外选修学生人数就超过了六千人。但是在线课程也有自己的弊端,碎片化的学习,单调的学习活动也让我的很多学生无法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为了加以改进,我在2018年又加入了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在线课程质量标准建设项目,以“建构一致性”为核心理念系统设计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并在课堂内积极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除了个人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上的提升,上海市教育工会、上海市教委也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创造了更多发展的机会。获得上海高校青教赛特等奖的六位老师被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参加国赛的三位老师还获得了市教委的教改项目资助。面向广大上海青年教师的骨干教师成长计划,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做了很多设计,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成长。这些行动给了上海的高校青年教师一个信号,那就是在教学上有所成就的青年教师同样是值得学习的榜样,是能够引领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

  对我而言,从教十一年,最开心的是一路走来,通过青教赛,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参加国赛的时候,华东师范大学的蔡老师曾和我分享过这样一段话:“改变世界不是一句空话,对一名教师来说,当他改变他的课堂时,就在现实地改变着这个世界。”我想这是每一位大学教师的心声和梦想!














来源:教师博雅


Copyright©2014    复旦大学工会    地址:上海市国年路275弄7号    电话:021-65643314    传真:021-65644678    邮编:200433    邮箱:gonghui@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