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玉梅:我是一个目标明确的步行者
发布时间:2021-01-18  [ 阅读:次  |  编辑作者: ]



本期(第 57 期)嘉宾:闻玉梅


【人物简介】




闻玉梅

  19341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与研究,特别是在研究乙肝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中作出了系统、有创新性的贡献,被认为是研制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开拓者之一。曾任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开放实验室学委会主任。199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6年获“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称号,2018年获第八届中国免疫学会终身成就奖、第四届“上海市教育功臣”荣誉称号,2019年获教育部杰出教学奖。


【访谈实录】


人类最终将战胜病毒


  今年以来,一个病毒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新冠病毒的复杂性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病毒非常狡猾和善变,而人类对病毒的认知显然还远远不够。现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病毒反复的问题,但我们也不必因此而害怕,甚至“谈病毒而色变”,完全没有必要。首先我们国家的防疫措施相当强大,我们的健康科普非常广泛。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输入性病毒,我们一定要在第一线严防死守,守住第一道门。相信党和国家,相信大家的力量,一定能把疫情控制好。

  同时我们也要做好与病毒长期斗争的心理准备。从历史上看,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与病毒的斗争史。病毒善于伪装自己,会随着环境而变异,人类在与病毒的斗争中不断进步,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可以战胜病毒的。


闻玉梅院士(右一)和陈亚珠院士,上海市教育功臣周小燕、何金娣、叶佩玉、郭宗莉在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表彰仪式暨风采展示活动的颁奖仪式


高考只填了三个志愿


  我的父母都从事医学工作,耳濡目染,我从小就对医学工作心向往之。中学时期,我被《白求恩大夫的故事》这本书深深打动,科学的进步就是能解除人民的疾苦,而医学可以直接帮助大家解除疾苦,所以那时候的我就已经暗暗立志,将来要从事医学这一有意义的行业。

  我记得自己当年的高考志愿只填报了三个,第一个就是上海医学院,当时还没有与复旦大学合并;第二志愿是复旦大学的新闻系,因为新闻也是我感兴趣的专业;第三志愿是复旦大学的外文系。英语是我的强项,我自信第三志愿的外文系完全可以保底,所以再没有填其余的志愿。至始至终,我母亲都没有干涉过我的志愿选择,最终的结果嘛就是我被第一志愿的上海医学院医疗系录取了。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华山医院。在工作中,我发现不少疾病是无法治愈的,比如心脏病、糖尿病等,一旦患上了这些疾病,病人就得一辈子与这些疾病共存,一辈子都是治疗期。而一些传染性疾病,看上去非常凶险,像传染性肝炎等,但如果能对症治疗,有效阻断传染源,是可以痊愈的。病毒充满了神秘性,等着人们来揭开它的秘密。我决心报考研究生,继续研究病毒,研究基础医学。从考上研究生起,我就一头扎进病毒研究中,一直到今天。对于自己当初的这个选择,我从来就没有后悔过!



医学也是综合人文学


  周恩来总理说过:“有病送医疗,无病送温暖。”这句话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医学应该是一门充满人文情怀的学科。我是一名医学工作者,同时也是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医学院走出来的未来医学工作者,都能怀有爱人之心、悲悯之心,面对病人的述求,“偶尔治愈,经常陪伴,总是安慰”。2014年我在复旦上海医学院开出《人文与医学》课程,注重未来医生的德育教育。课程中,医学教育家、哲学家、医学管理工作者围绕重要的医学人文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课程一经开设,立刻引起强烈反响,来自一线的临床工作者也表达出对这门课的向往。2015年这门课程被推上了网络课堂,结合见面会的形式,推广到全国三十多所高校,三千余名学子选修了这门课程。

  2014年在我80岁生日的时候,我和丈夫商量,捐出了我们的积蓄 50 万元,发起成立“一健康基金”。“一健康”的意思就是一体化健康概念,是整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药学及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诸多学科,共同为改善群众健康做贡献。基金用来奖励微生物、传染病、公共卫生、药学等领域有突出表现的老师与学生。 

  我常对学生们说,要成为未来的好大夫,必须重视多方面的素质培养。我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学生会议并争取做发言报告;我组织英语学习俱乐部,带学生阅读专业原版书籍,还请学生和英国朋友一起听音乐会交流。其实这些事情我自己也乐在其中,何乐而不为呢?

  付出总有回报,虽然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并没有期待回报。2015年我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界“生命英雄——突出贡献”奖。大家的肯定激励我一直努力,不负初心。


坚持之后是“柳暗花明”


  我还很喜欢“管闲事”。别看我岁数越来越大,学生们有什么事照样爱和我说。前几年我的一名男研究生爱上了女助教,女方比男生的年龄足足大了6岁,男生的家长为此投了反对票。男生自然就没精打采啦,他把苦恼都跟我倾吐了。我反复询问他对女方的感情,是不是非她不娶,是不是有勇气面对年龄差可能带来的现实问题。在一一得到肯定答复后,我决定“大包大揽”一回,找男生的父母谈这件婚事。几个回合之后,还真促成了一桩美事。如今小夫妻俩双双事业有成,家庭生活也非常幸福。

  我丈夫宁寿葆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俩在大学毕业前不但确立了恋爱关系,还一齐入了党。要说“爱情秘诀”,我觉得应该是夫妻俩互相尊重、互相支持。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我受邀去广州与钟南山一起抗击非典,那年我都快70岁了。我丈夫宁寿葆对此没有二话,他非常理解和支持。因为我俩是同行,我们的共同语言比较多,常在家里探讨医学问题。我们有一个原则是:决不干扰对方的决定。就算在讨论中观点、理解有分歧,但我们都尊重对方,这么多年来,已经成了种默契。

  我和老宁一起参加过教育系统的模范佳侣度假修养活动,还作为嘉宾参加过教育工会主办的玫瑰婚典,那次的婚典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教育工会为新婚的教师们举办集体婚礼,场面非常温馨、感人。教育工会倡导的人文关怀,与我们的教学理念巧妙地保持了一致。

我从小就学钢琴,却也谈不上有多喜欢。初三时一度不想再学了,可是钢琴老师对我说,我已经学到了这个程度,再坚持练一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了。听了老师的话,我勉勉强强又坚持了一年,还真让老师说对了,直到上了大学都没有落下钢琴,肖邦的曲子,练一下就能上手。而当时没有坚持下去的同学,钢琴后来就都荒废了。学钢琴给我的启示就是,哪怕遇到瓶颈口,也要咬牙坚持下去,“山重水复”之后才会有“柳暗花明”。

  我是一个步行者,所走的是一条漫长的路,且经常会遇到风风雨雨、沟沟坎坎和十字路口,经常面临抉择。尽管前进的道路充满艰辛,但只要目标明确,我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来源:教师博雅


Copyright©2014    复旦大学工会    地址:上海市国年路275弄7号    电话:021-65643314    传真:021-65644678    邮编:200433    邮箱:gonghui@fudan.edu.cn